9789888763894.jpg

西南聯大國史課

  • 出版社 中和出版
  • 作者 未分類
  • ISBN 9789888763894
  • 分類
  • 庫存 0 件 (總店)
  • 庫存 (更新中) (理工分店)
MOP $118.0
加入欲購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在雲南昆明共同組成的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三所大學南遷,先在湖南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次年繼遷昆明,定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創辦於1938年,停辦於1946年,僅辦學八年,卻網羅鼎盛的名師陣容,培養出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大批英才,於生死存亡的抗戰時期,延續文化命脈。西南聯大更成為現代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傳奇,其有形與無形的影響力延綿至今。

 

本系列整合西南聯大著名教授的講義與文章,展現西南聯大的學術風采。

 

本書以「國史課」為主題,收錄了張蔭麟、雷海宗、陳寅恪、吳晗四位先生的文章。中國通史為西南聯大通識教育的必修課。本書以時間為軸,由遠及近,收錄四位教授的代表著作,以多個維度探尋中國歷史的發展,如漢代的經濟政策、唐代的政治制度、明教與明朝的關係,等等,全面展現各位先生博採眾長的學術成果,以及西南聯大相容並包的氛圍。

 

作者

張蔭麟(1905-1942)

 

廣東東莞石龍人,歷史學家。1929年清華大學畢業後赴美,在史丹福大學學哲學。歷任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陳寅恪曾譽他為「清華近年學生品學俱佳者中之第一人」。

 

雷海宗(1902-1962)

 

原名雷得義,字伯倫,河北永清縣人,歷史學家,歷任南京中央大學、金陵女子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教授。是「戰國策派」、「清華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陳寅恪(1890-1969)

 

字鶴壽,江西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東方史學家,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著有《柳如是別傳》《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歷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教授。嚴耕望將其與錢穆、陳垣、呂思勉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

 

吳晗(1909-1969)

 

原名吳春晗,字伯辰,筆名語軒、酉生等,浙江義烏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歷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目錄

第一章 

張蔭麟論夏、商、周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  / 002

周朝的興起  / 006

周代的封建社會(節選)  / 012

封建組織的崩潰  / 032

楚的興起  / 036

齊的興起(附宋)  / 039

晉楚爭霸  / 043

吳越代興  / 049

秦的變法  / 053

 

第二章 

張蔭麟論秦、漢

六國混一  / 058

新帝國的經營  / 064

帝國的發展與民生  / 070

楚漢之爭始末  / 075

純郡縣制的重建  / 092

武帝的新經濟政策  / 096

武帝開拓事業的四時期  / 099

東漢的建立及其開國規模  / 106

 

第三章

雷海宗講魏、晉、南北朝

曹操與三國  / 112

西晉與中原之淪喪  / 114

五胡亂華  / 116

南北朝  / 122

新宗教之醞釀與成熟  / 127

 

第四章 

陳寅恪講唐代政治制度

李唐先祖來源  / 132

關中本位政策  / 144

藩鎮與中央對立  / 152

安祿山集團的民族構成  / 157

 

第五章 

張蔭麟、雷海宗論宋、元

宋朝的開國和開國規模  / 178

北宋的外患與變法  / 193

宋之積弱與變法失敗  / 217

宋亡  / 223

元朝的迅速衰敗  / 227

 

第六章 

吳  講大明帝國

明太祖之建國與開國規模  / 234

靖難之役與遷都北京(節選)  / 247

明初的恐怖政治  / 264

明教與大明帝國(節選)  / 278

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  / 301

晚明仕宦階級的生活  / 312

 

第七章 

雷海宗講清朝盛世

清朝的統治手段  / 322

傳統政治文化之總崩潰  / 328

甲午戊戌與庚子辛丑  / 333

 

附錄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文  / 337

西南聯大進行曲(部分)  / 340

西南聯大一九三九年度校曆  /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