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四十三篇,均2021內完成,是作者對七十多年人生的點點滴滴和所見所聞的感受,都是直抒胸臆、淺白簡明的文章。
散文家董橋先生說:「人不可矯情,文學不可矯情,不容易,千百年來,讀書人尤其難闖這一關。」
或許,只有夢境無斧鑿痕,只有做夢不矯情,故此為這本小書取名《夢》。
掩卷閉目靜思,深感一生錯過的、有所遺憾和後悔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只嘆造化弄人,人生如夢。
作者
余振
廣東開平人,退休政治學教授。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澳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澳門理工學院任教。曾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六十餘篇,中英文專著、編著(包括合著和合編)二十餘種。《夢》是作者第一本非學術性文學創作。
目錄
自序
夢
生
老
病
死
祖父
父親
母親
二嫂
雨
碉樓
起名
少年
離婚
妻子
二女兒
孻女
父子
錯過
驚艷
忘年交
病人
煮夫
水果
食
食鮮
競技
賭
家暴
雪
失聯
教授
學者
言責
大學生
藏族學生
ICU
中國人的特性
小城澳門
疫情
我是誰?(一)
我是誰?(二)
中國夢
後記
序/導讀
自序
退休有十年了。
自研究院畢業後,我發表的學術論文和專著大多以英文書寫,很少用中文。學術論文,除了同專業的學者外,一般讀者很難提起興趣讀下去,也不容易讀得懂。
去年底,我突發奇想,想寫一些非學術性文章,寫一些個人雜感。但是,我知道,首先必須要過中文這一關,要寫出讓人看得懂的中文。我要惡補中文。
想起二十多年前曾看過阿城的《棋王》,覺得故事精彩緊湊,文字精煉流暢,可讀性高,令人停不下來。我去附近公園圖書館借了《棋王》回家再細讀一次,讀完後,比第一次閱讀更感到震撼,發現中文原來是可以這樣寫的!我讀阿城的作品,覺得他是在「說」故事,不是在「寫」小說。朗誦他的作品,你會聽得津津有味。
當然,不用說,很多著名小說家、散文家都是我的老師,如魯迅、沈從文、張愛玲、莫言、閻連科、余華、賈平凹、王安憶、張秀亞、張大春、余秋雨、余光中、張曉風、董橋……等等,等等。讀前輩老師的作品令我神往、獲益匪淺。
凡事有失必有得。學術論文雖然晦澀難懂,但要求文風嚴謹,必須言出有據,不能順口開河,有三分事實就說三分事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更不能說大話空話謊話廢話。希望讀者朋友在我的文章裡找不到太多的廢話。
最令我感到頭痛的是,本書的人物都是廣東人,用普通話(國語)寫兩個廣東人之間的對話,讀起來挺彆扭、很不真實。而且,無法表達原對話的神髓。如粵語「唔該」,「唔」是「不」的意思,但普通話「不該」和廣東話「唔該」的意思完全不一樣。「唔該」有三個含義:謝謝(唔該曬),請讓一讓(唔該借借),請問(唔該,十月初五街在哪?)我才疏,想不到有哪一句普通話詞彙可以表達「唔該」的神髓。所以,我決定用廣東話寫兩個廣東人之間的對話,如需要,加按語。
我偶爾也會用網絡語言,如,內地網絡以「偉人」稱呼毛澤東,我也隨俗,不含褒貶之義。
全書四十三篇,都是今年內完成的,是我對七十多年人生的點點滴滴和所見所聞的感受,都是直抒胸臆、淺白簡明的文章,希望其中有一兩篇可以拿得出手給人看而不覺得汗顏。
散文家董橋先生說:「人不可矯情,文學不可矯情,不容易,千百年來,讀書人尤其難闖這一關。」
或許,只有夢境無斧鑿痕,只有做夢不矯情,故此為這本小書取名《夢》。
以夢始,以夢終。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淩晨於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