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是源遠流長的傳統表演藝術,也是本港唯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項目。近年政府與戲曲界致力推廣粵劇,培育台前幕後的新晉,成就斐然。但由於粵劇劇本須糅合古典詩詞、粵語音韻、鑼鼓音樂、表演功架、傳統排場及舞台美術等元素,對編劇的文學與戲劇造詣要求極高,在新劇創作方面,發展較為緩慢。
近年活躍於舞台的青年演員兼編劇文華,大學時期已開始編撰粵劇,至今編成兼上演的全劇與折子戲共十餘齣,備受觀眾認同。現推出首部粵劇劇本選集,收錄《夢蝶劈棺》、《唐伯虎三笑姻緣》及《獅子山下紅梅艷》三部劇本,涵蓋人生哲理、民間傳奇、本土掌故神話等題材,見證了文華不同階段的創作成果,亦為本港粵劇增添不可多得的新作。各劇均附有文史典故、粵劇音樂及表演術語的注釋,創作緣起與題旨、導賞及評析等文章,幫助讀者深入瞭解內容,提升欣賞趣味。
《夢蝶劈棺》
《夢蝶劈棺》取材自「莊子試妻」的民間傳說,又名《大劈棺》,原為胡芝風導演、陳牧編劇之河北梆子四折短劇,2002年由編劇文華加入了〈寡婦改嫁〉、〈莊周自祭〉、〈王婆說親〉和〈靈堂表貞〉等情節,改編為粵劇長劇。編劇嘗試把莊周夢蝶的哲理探討,與田氏夢蝶的愛情嚮往連繫起來,以凸顯兩人性格和價值取向上的衝突。同時藉著田氏被丈夫試探的情節,道出古代女子的無奈。
莊周在外學道三年後,回家途中遇上寡婦搧墳。細問之下得悉寡婦為保生計,急於改嫁,因而搧墳,依約待墳土乾後才改醮他人;莊周出於同情施法相助。回家之後,莊周見妻子田氏對自己情深義重,憶起寡婦之言行,不禁對「情之永恆」深感疑惑。幾經思量,決意佯裝急病而死,然後幻成俊俏王孫,試探田氏……
《唐伯虎三笑姻緣》
粵劇《唐伯虎三笑姻緣》按照民間傳說「唐伯虎點秋香」改編而成,首演於2005年。故事中的唐伯虎經過科舉落第、被誣下獄等挫折,形成疏狂任性、浪漫率真的性格,形象上與民間傳奇中風流倜儻、略帶輕佻的唐解元稍有不同。編劇亦加強描寫秋香的身世與性格,透過她與唐伯虎的悲歡離合,歌頌真情、自由的可貴。
姑蘇解元唐伯虎上京應考,不料因捲入科場弊案而下獄。出獄後絕意功名,寄情山水。一日偶於龍華寺邂逅華太師婢女秋香,驚為天人,不惜賣身華府為書僮,伺機親近。幾經波折,唐伯虎終能打動芳心。華太師獨子暮生雖已娶妻,亦對秋香情有獨鍾,為免唐伯虎奪得美人歸,暗施計謀,破壞唐伯虎在婢女中點親的如意
《獅子山下紅梅艷》
《獅子山下紅梅艷》首演於2011年12月,靈感來自橫亙於香港九龍半島的獅子山及其相關神話傳說,再增添虛構情節敷演成長劇,可能是有史以來首部取材自本港自然風物的粵劇作品。此劇由文華構思,並與周潔萍聯合執筆。周潔萍負責第二場〈相遇〉及第四場〈相知〉撰曲,其餘場次則由文華編寫。
文殊菩薩坐騎青獅修練千年,因見死不救而被謫凡間,須為人類解救一場災劫,始得返回天庭。他化身俠士,在漁村偶遇一女子柳紅梅,得悉其弟柳忠豪及多名漁民出海失蹤,因而答允相助。原來眾漁民被赤龍所擄,死傷枕藉。赤龍更假扮柳忠豪,誣陷青獅乃赤龍所化,欲殺青獅不果,誤傷柳紅梅後逃去。青獅矢志除奸,甘捨五百年功力為柳紅梅續命,又以餘力救治重傷失明的漁民。此時赤龍伺機反擊,誓殺之而後快……
註:此書三冊分別94、92及88頁,共2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