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就一定只能很調皮?很激動?很白目嗎?
孩子氣質大不同!
媽媽和孩子並沒有「固定的樣式」!
為男孩量身訂做應對進退準則,每位媽媽都做得到。
從今天起,和自責與動輒得咎說掰掰!
只要認識情緒,大人和小孩崩潰後,隨時都能重新開始。
媽媽們不溫婉又怎樣?
一樣能跟孩子一起活得更有愛、更健康、更像自己!
[ 心理師媽媽與男孩的「共好5部曲」]
1. 看見互動:認識自己與孩子的樣子和配對,創造安全連結。
2. 看見性別:了解孩子氣質,拿掉有毒的性別規範,接納你的男孩。
3. 看見情緒:熟悉六大情緒與情緒調節,為男孩的情緒拉拉筋。
4. 看見自己:辨識七大依附需求,回應孩子同時也要照顧自己。
5. 看見溫度:在儀式中傳遞愛,讚頌男孩展現同理和柔軟的時刻。
[ 讀懂你的男孩,從他的反應中找到「情緒引導指標」 ]
★ 指標一:孩子情緒激動之前,我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孩子接收到什麼?
★ 指標二:孩子現在已經斷線了嗎?
★ 指標三:孩子現在可以聽得到我說話嗎?
★ 指標四:孩子現在可以思考我在說什麼嗎?
★ 指標五:孩子現在有辦法試著控制或調整他的行為嗎?
★ 指標六:孩子在控制或調整他的行為時,需要我幫忙嗎?他想自己來嗎?
[ 為男孩調節情緒,和有毒的「性別規範」說NO! ]
★ 誰說痛跟害怕也不能哭、男生應該很強、不要表現出做不到的樣子?
★ 誰說不要跟別人談論你遇到的問題或真正的感受?
★ 誰說不要讓別人看出你正在苦惱或害怕?
★ 誰說沒有事情應該困擾到男生、女生才會不知所措或顯得慌張?
★ 誰說多愁善感,或優柔寡斷都是很娘的?
[ 崩潰媽媽看過來,找到自我照顧的手感 ]
讓自己從斷線中恢復,再來處理孩子。
★ 崩潰可以只是起點,而不是結局
接受自己也在學著當媽媽,接受自己也是個不完美的平凡人,是你可以給自己的柔軟。
★ 我們先是自己,才是媽媽
媽媽也會有的七大心理需求:被了解/接納、被重視/在乎、被照顧/保護、被喜歡/愛、被感激/肯定、不被拋下/拒絕、有自主權/掌控感,斷線時刻是踩到了你哪個點?
★ 除了深呼吸和正念,你可以向孩子表達需求
讓孩子知道你是也是有感覺、有需要的。
★ 在可以的範圍內先照顧自己一下!
吃口東西、走遠一下、安靜不說話、讓旁人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