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9869793681.jpg

主管都是澆熄他人熱情的天才?你是武斷下定論的笨蛋,還是先聆聽接納的聰明人?

  • 出版社 方舟文化出版
  • 作者 安達裕哉
  • ISBN 9789869793681
  • 分類
  • 庫存 0 件 (總店)
  • 庫存 (更新中) (理工分店)
MOP $117.0
加入欲購


從行為經濟學、心理學角度切入,

帶你避開職場思考誤區、開創先機!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在職場亦然

既然避不開也逃不了,不如正面迎擊!

■ 所有人都是「在自己所見世界,做合理的選擇」,當然職場地雷也是

職場上的某些人,是不是使你一想到職場就感到憂鬱,就算原先再熱愛的工作也漸漸拖磨成日復一日的痛苦修行……

・討論時只想駁倒對方、批評問題,卻提不出改善方案

・說話總前後矛盾、沒有邏輯

・藉由攻擊他人來顯示自己的能力,但只要沾點小光,就開始大鳴大放

・一發生問題,就立刻把重點放在「尋找戰犯」

只要試著了解「這些職場蠢蛋」生成的原因,在職場上覺得不合理的地方就有望能一掃而空,和任何人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相互協調,進而大大改善折磨身心的職場煉獄日常!

■ 你所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可能才大有問題!

人類行動靠的不是意志,而是惰性!因此能否把「定見」用在正面的地方,才能漂亮閃開長期累積的錯誤慣性思考,避免越做越累、事倍功半。

▶找出問題後,為什麼先別急著指出來?

連管理學權威的彼得‧杜拉克,都主張「禮儀很重要」。若是忘了禮儀,那麼「正確」也只會淪為一種「傲慢」。

▶都是公司的指令,為什麼有時候請「對的人」去發布,反而更有效?

人們信任的是「同伴」,而不是信任「正確的事」,切記「誰說的」遠比「說了什麼」更重要。

▶不想樹敵?「很中肯的建議」更要謹慎提出

根據心理學上的「認知不協調」,當有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看法時,比起承認,人們更容易朝向「他討厭我」、「這個人在找我麻煩」去解釋。

▶想順利提案?把損失的可能攤開,比成功的機率更能順服人

行為經濟學之父康納曼表示:就算可以獲利更多,人們更在意自己承受的風險是否變大,當成本越高,人們越傾向選擇規避損失。

破除僵固陳舊的思考、一昧否定的態度,

能「仔細聆聽」、「推敲說話內容」、聽進他人建議,

才是適應瞬息萬變職場、快速自我成長的聰明能者!

重新定義「職場蠢蛋」的職場思維書

金句摘錄:

「笨蛋是一種狀態」

我們都有可能正處其中而不自知!

那麼你呢?

‧「接受笨蛋存在的現實」,才是謀生處世最重要的一件事。

‧由於「好惡」在人性中根深柢固,工作上若是無法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很大的麻煩。

‧遺憾的是,儘管是表達「正確的事」,只要太過於直接,也往往容易變得「失禮」。

‧所謂「人望」的本質,就是「獲得同伴意識的能力」。

‧人在看起來只有壞的選擇時,會偏好選擇風險。

‧只有突破困難,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

‧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是「讀解能力」。

‧懷疑自己的感覺,是跨出清晰思考的第一步!

‧與自己的感覺妥善保持距離,並且時時予以否定,才能有所突破。

‧想要改變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見解,你必須懷疑「公理」,也就是必須懷疑「自己在缺乏驗證下接受的事實」。

‧即使對「無能」施以嚴懲,「無能」也不會從組織中消失。因為員工的無能,說穿了就是組織的無能。

‧對於「事實」的解釋角度不同,將使你生活的世界能夠怡然自得,或是變得不容易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