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9869742795.jpg

葉門戰爭─地域、宗教、極端組織之間,以及美國與蓋達組織的對立,造成這場無法結束的戰爭

  • 出版社 光現出版
  • 作者 格雷戈里
  • ISBN 9789869742795
  • 分類
  • 庫存 0 件 (總店)
  • 庫存 (更新中) (理工分店)
MOP $173.0
加入欲購


◎先知指定的「最後避難處」,為何會落入連年內戰、飢荒的悲慘境地?

葉門,這個在西元七世紀時,被當時遭遇困厄的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指定為「當災禍降臨時的避難處」,為何會在一千多年後,落入連年內戰、飢荒的悲慘境地?

二次大戰後,美蘇對峙,對峙勢力甚至分別進入南北葉門。一九七九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沙烏地人奧薩馬‧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前往阿富汗,協助美國建立基地與軍事訓練。在對抗蘇俄的過程中,賓‧拉登成為了伊斯蘭的「聖戰」英雄,並建立誓言打擊社會主義勢力、以逐出異教徒為目標的蓋達組織。而當時仍由社會主義主導的南葉門,便自然在蘇俄對阿富汗停戰後,成為賓‧拉登的主要戰場。

◎「最後避難處」,為何會成為誕育「恐怖組織」的溫床?

本書中,作者不但從頭梳理為什麼先知指定的「最後避難處」最後卻成為「恐怖組織」的基地,各項資源(人力、物力)的補充來源(在葉門,捐款給蓋達?再自然也沒有!)也娓娓道來賓‧拉登如何從美國的朋友,轉變為矢志將美國勢力驅除出阿拉伯半島的「恐怖份子」。他如何躲過美國與美國盟友的追殺,如何調停或周旋極端勢力之間的齟齬與對立。他與他的蓋達組織,如何在葉門獲得最大的支持,以及最大的反對。他與他的後繼者,如何說服葉門人,他們應該在這個「最後避難處」引發攻擊行動?以及,他說服了誰,又有哪些人反悔了,與始終反對他的主張。

◎美國的總統們如何對付「恐怖主義」?

九一一事件後,蓋達成為美國的頭號反恐目標。本書作者整理的大量的資料與訪談,描述出美國如何以大國之力,在葉門進行各種「反恐行動」。除了特種部隊、無人機狙殺這類技術類或戰術面的描述外,本書作者也在本書中描述美國的總統們如何對付「恐怖主義」──用錢控制北葉門總統薩雷斯的小布希,如何讓薩雷斯主動提議讓美國的戰鬥機自由來去、打擊鎖定目標;歐巴馬又是如何審視思考是否狙殺賓‧拉登,相關行動,其實只由五十名不到的美軍特種部隊進行?

本書並同時提到,美國著名軍事將領、前任國防部長,最後與川普在敘利亞問題上衝突而下台的「瘋狗」馬提斯,他在歐巴馬任內,為什麼已經能夠預言葉門會成為下一個阿富汗?他在當時碰到什麼樣的問題?以及採取什麼樣的決斷?美國的總統們,到底是在消滅「恐怖主義」、「恐怖組織」,或是助長這些敵對勢力的發展?

◎「恐怖組織」,如何培養「恐怖份子」?如何養成自殺炸彈客?

一對兄弟,哥哥成為蓋達的一份子,弟弟成為自殺炸彈客,他們如何選擇並堅持自己的人生?成為自殺炸彈客的弟弟,犧牲前使用的自殺帶,甚至是親生哥哥替他「開發」的?除了國際與葉門之間的連結,本書作者也透過介紹數個著名的極端組織成員,讓讀者更能了解到:要說服甚至培養一個自殺炸彈客,或者是極端組主義成員,並不單純只是靠信仰。然而促使他們下定決心的是什麼?

「亡國感」的來源,有時候並不只是來自大國的欺壓。對葉門人來說,那些反抗的人、那些站在大國那一邊的人,他們帶來的,有時是一樣的困境。

南、北葉門的對立,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的各有所圖,以及蓋達組織的崛起、破滅與再興,導致葉門戰爭註定無法結束。

畢竟,在大國爭利、宗教對立與族群衝突下,人道與否,從來就不會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