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亮亮的台式菠蘿、讓人想一口咬下的滿滿肉鬆麵包,
還有辦桌必備的兔子豆沙包,甚至燒餅油條、蔥油餅……
你相信嗎?這些,竟然統統都是用羊毛氈做成的!
◎第一本以「台灣古早味食物」為主題的羊毛氈書籍,
以故事為底,用戳針體現,封存「食(時)代記憶」的美好滋味──
從小生長在眷村,曾擔任海軍上士的「包.手作羊毛氈」創辦人雷包,
為了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藝留住50~70年代的特色與味道,
她不惜放棄「終生俸」投入手作創業,持續挑戰、試驗羊毛的各種可能性。
從代表作「菠蘿麵包」開始的一系列古早味作品,精緻、擬真且具濃厚在地風情,
不僅讓她受到廣大媒體的注目,更獲得了「羊毛氈界吳寶春」的稱號。
◎雷包老師首度公開教學!從基礎技法到進階創作,
從沒見過的創新羊毛氈手法,一本最有溫度的手作故事書──
本書集結「包˙手作」最受歡迎的台式麵包、傳統糕點、眷村美食系列作品,
從基礎談起,公開雷包老師獨創的「漸層混色」、「分層組裝」等技巧,
打破羊毛氈「毛面、硬實」的框架,做出更貼近食物本身的色澤、形狀、觸感!
還可以將成品化身耳環、書夾等「實用小物」,把可愛復古羊毛氈帶著走!
書中也包含了雷包的「創業心路歷程」及充滿台味的「作品寫真」,
帶你從一個台灣囡仔視角,感受最美好的在地人文風情。
◎本書特色:
【特色1】一本「代表台灣」的手作書,以羊毛氈詮釋麵包、糕點等在地飲食。
光「視吃」就很幸福!有別於一般人喜愛的動物主題,雷包老師選擇以羊毛氈完美復刻記憶裡最深刻的美味。除了有著酥脆表層、格紋烤痕的代表作「菠蘿麵包」,更收錄從肉鬆麵包到炸彈麵包、芋頭酥,鍋貼到豆干滷蛋、蚵仔煎等24款古早味美食,在手作的過程中展開療癒的「食光旅程」。
【特色2】不受羊毛氈限制的細膩技巧,打造最真實的食物顏色與質地。
為了以羊毛氈忠實呈現食物質感,雷包老師經過不斷嘗試、摸索,終於克服種種限制,研究出「排除羊毛氈毛面、保留羊毛Q軟特性」的技術。除了將內裡和外層分開製作,保持鬆軟觸感同時節省戳刺時間外,還善用不同深淺的「漸層混色」營造自然的色澤變化。完成後再加上保護膠隔絕,不僅增加作品油亮光感,還能延長使用期限!
【特色3】新手適用的羊毛氈入門書,從工具選擇到製作過程的完整教學。
從教學起家的雷包老師,在本書中集結多年授課經驗,以初學者的角度出發,除了說明第一次做羊毛氈需要知道的羊毛、戳針等工具材料的選擇和應用外,更針對各步驟仔細拆解,搭配重點式圖片輔助,讓製作過程直覺式好懂。一邊對照真實照片一邊增添烤色、加上餡料等過程,就像真的在做料理一般,有趣又療癒!
【特色4】讓作品融入生活的應用創作,依需求自由變化成各種好用小物。
秉持著雷包老師堅持「手作一定要實用」的概念,本書不僅教你製作出小巧可愛的擬真食物,更教你延伸應用的方法!只要一點小小的加工,就能任意將喜歡的作品改造成書夾、磁鐵、筆套等文具,或是加上配件製作成耳環飾品,還可以自由增減羊毛用量做出不同尺寸的變化,打造自己專屬的復古風格小物。
【特色5】結合眷村文化的光陰軌跡,在作品中記錄對台灣飲食文化與在地風情。
本書作品的發想,大多源於雷包老師對兒時眷村的刻劃與想念,發財車上兜售的肉鬆麵包、早餐必備的燒餅油條、姥姥親手包的鍋貼……每一樣食物,都是一種情感的連結。除了以羊毛氈記錄食物之於自己的故事,也透過這樣的方式留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本書就像一本光陰的故事,翻開書,引領你一同走入記錄台灣眷村飲食文化的「食光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