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動」史,18個探索自然奧祕的故事―――― 
每一個物種都有自己的演化歷程,從最慢之物到最快之物,宇宙萬物是怎麼動的? 
從光速到大腦的自由意志,我們如何愛上緩慢,又為何動個不停?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科克斯書評》盛讚推薦 ◎《華盛頓郵報》讚揚本書作者「堪稱全世界最熱血的科學教師」 
◎ Amazon讀者4.5顆星強力推薦、Goodreads讀者4顆星好評讚譽 
◎ 收錄20張精采照片,一覽萬物運動的奧妙 
在靜謐的房中安坐不動,或許真的有辦法讓自己相信沒有東西在動。 
但氣流在周遭旋繞、血液在動脈裡奔流、椅子裡的原子喧鬧擾動, 
而你身處的行星正以超過三十五倍音速咻地掠過太空。 
甚至你在讀的這本書、這張紙,自己也在移動。 
我們的思維是電子和中子的動作, 
100毫伏電力使腦部100兆個突觸產生各式各樣的連結,成為我們的知覺能力。 
大腦思考、呼吸心跳、神經傳導,人體內部的運動場忙到什麼程度? 
水的流動、海的魔法、雨的落下,如何形塑我們的文明? 
為什麼科學家說火星是不苟言笑的男士、金星是性情古怪的小姐? 
自然界的活動太快,而人類觀察能力太慢,於是這個世界有了攝影和電影! 
春天萬物甦醒,是個「動」的季節。而印象中靜止不動的植物,其實也有「動」的一面! 
本書談的正是自然界所有形式的活動。 
為了替這種動態活力描繪出應有的生動色彩, 
書中運用從古代到21世紀科學家的發現, 
對於種種自發動作最奇妙、壯麗、引人入勝卻也鮮為人知的運作方式, 
提供近距離的窺視。 
知名科學作家鮑伯・博曼在書中進行了扣人心弦的觀光之旅, 
為我們導覽形塑宇宙萬物各個面向令人嘆為觀止的無數運動。 
主題涵蓋腦科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氣象學和史學, 
解釋雲如何飄浮、地球的自轉怎麼決定高爾夫球飛行曲線、 
熟悉的蚊子嗡鳴聲如何調成完美的升A調、白天為何每過一個世紀就變長一點。 
運動無所不在,無形不有。萬物的運動史,世界的演化史。 
◎在動與不動之間,一窺萬物之祕 
●如果想要體驗爆炸宇宙之旅,我們應該怎麼做? 
●最快的細菌每秒跨越一根人髮粗細,這樣是快還是慢? 
●南北極的位移可能引發全球毀滅,所以GPS可以丟了? 
●地球上的時間是怎麼定義出來的? 
●在星星最快飛掠天空的地方,容易發生哪些怪事? 
●阿拉斯加從容不迫的雪與冰之下,藏著什麼祕密? 
●4月為什麼是隱藏最多大自然之謎的月分? 
●科學家解開的風中密碼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狂熱的航海家把世界帶到猛暴邊緣後,發生哪些故事? 
●2秒的重力為什麼是人類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我們的身體會說話,那麼它會告訴你什麼? 
●地球最大的資產竟是小溪和浪花,道理何在? 
●放射線到底是我們的敵人還是朋友? 
●大聲不代表什麼,但剎那卻代表永恆? 
●天雷如何勾動了人類三千年的探尋? 
●隕石會撞地球,廚房裡也會有流星墜落? 
●光速也到不了的地方,就是愛因斯坦錯得最離譜之處? 
●如果宇宙有邊緣,那我們還能說宇宙是無限大嗎? 
「趣味盎然……充滿意想不到的洞見和引人注目的觀察記述,〔博曼〕以生動的筆調傳達科學令人痴迷之處……引人入勝。」 
――《紐約時報》 /麥可・本森(Michael Benson)
「以迷人俏皮、通俗容易接受的方式,討論關於宇宙時空本質與我們身為觀察者暨參與者角色的持續論戰。」 
――《科克斯書評》 
「一部令人愉悅的作品……大量讓人振奮的資料,寫作風格輕鬆易讀。」 
――《出版人週刊》 
「博曼在全書每一頁都緊密交雜著龐大的論據……讀來趣味十足。」 
――《BBC焦點》(BBC Focus)/麥可・班克斯(Michael Banks) 
「令人著迷的記述,描述運動如何在我們周遭如影隨形。」 
――《每日郵報》(The Daily Mail)/班・比斯利―莫瑞(Ben Beasley-Murr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