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文史作家【刀爾登讀史】系列第叁部
重評名家推崇「必讀」經典:
目的不對,不必讀;
不合時宜,不必讀;
態度不對,不必讀。
重評名家推崇「必讀」經典:
目的不對,不必讀;
不合時宜,不必讀;
態度不對,不必讀。
◎刀爾登是誰?誰是刀爾登?
他曾是網路上最膾炙人口的文史雜談家,但萬不可稱他為「網紅」
以透徹犀利的文筆聞名,卻少露臉於時聞當下;
世人愛傳他是「現代隱士」,他抗辯:「隱士是可以做官而不去做的人,至於我,連個副組長也沒人請我去做,怎麼會有隱士的資格?」
有人認為刀爾登是北大中文系的近世才子,但據說他聞之必厭。
他博覽群書,這次卻要對文史「必讀書單」開刀,洋洋灑灑列出了近五十部「不必讀書目」,
《山海經》、《老子》、《論語》、李白到《三國》與《西遊》都成了他筆下的經典檢討對象,
但刀爾登並非真要將這些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古籍滿門抄斬,
他「真正不滿的,是今人對這些(古典著作的)觀念的態度,而非那觀念本身。」
嘲諷當下讀者對於經典古籍有意或無意的誤讀與閱讀時所抱持的功利主義,
所謂的「不必讀」,其實是在說與其以錯誤的態度「瞎讀」,不如「別讀」。
關於讀古書,刀爾登直接明列了《不必讀書目》,但他並非要全盤推翻其蘊含的文化價值,而是重新審視這些古代的思想,以及今人對其抱持的態度,是對現今盛行的「必讀書目」的一點解嘲與求真,也是對讀者誤讀古書的回應。
如不必讀《老子》,乃因今人或將其「無為」作為不求上進的藉口;
不必讀《莊子》,實怕今人讀後成為「不譴是非,與世俗處」的犬儒;
不必讀《孫子兵法》,因當今世人將「勾心鬥角」的「智慧」跟孫子的戰爭哲學混為一談,只為給自己的行為找個由頭,獲免道德責任;
不讀《世說》,是不願看到更多人以裝瘋賣傻來附庸風雅;不讀韓愈,是因為不能接受其所發起的「古文運動」,讓文人不僅行為統一、思想統一,連文風也統一起來了……
又如最膾炙人口的《論語》,是「令我迷惑的書」……因為,若想讀這本書求解答,這本書可能帶來更多麻煩,原因是「一個不對自己提問的人,不會明白孔子提出的問題比他回答的要多得多。」
刀爾登認為,每一部經典與文章成書之時,均有其時空背景與當時的限制,他以詼諧的文字,對文人或其著作的神壇地位進行祛魅,說明許多內容已「不合時宜」,並提醒我們在閱讀時不應一股腦地頂禮膜拜,應保持思想上的獨立性,畢竟「那是古人在許多年前的思想,格於形勢,他們還能怎麼想呢?今人的不智,是不能記在前人帳上的。」
刀爾登點出他在諸子百家、歷代文苑之中所看到的執迷,讓我們可以不像前人一樣失陷進去,但同時也脫去了教條式的勸說與「功利性目的」,以個人的角度,帶領我們關注這些舊書值得細品的地方,用最純然的態度,感受閱讀的樂趣。
【刀爾登系列作品】
《中國好人》
以文字為刀刃,劃破臉譜式的歷史觀,重看中國標準下的「好人」與「壞蛋」。
《舊山河》
「翻」看歷史,「刁」解古人。說的是古人舊事,揭的是中國人骨子裡至今仍掙不脫的秉性脾氣。
《亦搖亦點頭》
當學者專家爭相列出各種「必讀書目」時,刀爾登卻逆流而上,列出近五十部「不必讀」的古籍典目。
《不必讀書目》
從西方經典談到中國古書,刀爾登傳遞個人閱讀經驗,以及在閱讀過程中,如何保持主見,有所取有所不取。
「確實讀過這麼多書的他,不跟你擺譜說你們這些小朋友快來拜師,也不去迎合某些人的便辟心理,說這些書不讀也罷(甚至「不讀更好」),而是點出他在諸子百家、歷代文苑之中所看到的執迷,讓我們可以不像前人一樣地失陷進去。」
如不必讀《老子》,乃因今人或將其「無為」作為不求上進的藉口;
不必讀《莊子》,實怕今人讀後成為「不譴是非,與世俗處」的犬儒;
不必讀《孫子兵法》,因當今世人將「勾心鬥角」的「智慧」跟孫子的戰爭哲學混為一談,只為給自己的行為找個由頭,獲免道德責任;
不讀《世說》,是不願看到更多人以裝瘋賣傻來附庸風雅;不讀韓愈,是因為不能接受其所發起的「古文運動」,讓文人不僅行為統一、思想統一,連文風也統一起來了……
又如最膾炙人口的《論語》,是「令我迷惑的書」……因為,若想讀這本書求解答,這本書可能帶來更多麻煩,原因是「一個不對自己提問的人,不會明白孔子提出的問題比他回答的要多得多。」
刀爾登認為,每一部經典與文章成書之時,均有其時空背景與當時的限制,他以詼諧的文字,對文人或其著作的神壇地位進行祛魅,說明許多內容已「不合時宜」,並提醒我們在閱讀時不應一股腦地頂禮膜拜,應保持思想上的獨立性,畢竟「那是古人在許多年前的思想,格於形勢,他們還能怎麼想呢?今人的不智,是不能記在前人帳上的。」
刀爾登點出他在諸子百家、歷代文苑之中所看到的執迷,讓我們可以不像前人一樣失陷進去,但同時也脫去了教條式的勸說與「功利性目的」,以個人的角度,帶領我們關注這些舊書值得細品的地方,用最純然的態度,感受閱讀的樂趣。
【刀爾登系列作品】
《中國好人》
以文字為刀刃,劃破臉譜式的歷史觀,重看中國標準下的「好人」與「壞蛋」。
《舊山河》
「翻」看歷史,「刁」解古人。說的是古人舊事,揭的是中國人骨子裡至今仍掙不脫的秉性脾氣。
《亦搖亦點頭》
當學者專家爭相列出各種「必讀書目」時,刀爾登卻逆流而上,列出近五十部「不必讀」的古籍典目。
《不必讀書目》
從西方經典談到中國古書,刀爾登傳遞個人閱讀經驗,以及在閱讀過程中,如何保持主見,有所取有所不取。
「確實讀過這麼多書的他,不跟你擺譜說你們這些小朋友快來拜師,也不去迎合某些人的便辟心理,說這些書不讀也罷(甚至「不讀更好」),而是點出他在諸子百家、歷代文苑之中所看到的執迷,讓我們可以不像前人一樣地失陷進去。」
--作家、歷史學研究者/胡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