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9578683747.jpg

排子宮的寒–拒絕經痛X氣色好X求好孕X逆齡抗老

  • 出版社 幸福人
  • 作者 楊力
  • ISBN 9789578683747
  • 分類
  • 庫存 0 件 (總店)
  • 庫存 (更新中) (理工分店)
MOP $140.0
加入欲購


身體會說話,女性宮寒的八大症狀

●手腳冰涼

●冷暖交替膝蓋痛

●肌膚易出油

●黑眼圈

●皮膚乾燥皺紋多

●月經不調

●痛經

●難受孕

▍女人一過30歲,寒氣就趁虛而入 ▍

女人屬陰,陰主寒,陰盛則內寒。中醫認為「寒趁虛而入」,此時就給宮寒可乘之機。女人的寒氣極易凝聚於胞宮(即子宮),導致手腳冰冷、腰膝涼痛、腹冷而瀉。還常出現脾腎陽虛、心腎陽虛、肺腎虛寒等一系列寒證。

▍內寒,使女人早衰 ▍

內寒,是指體內陽氣虛衰。黃帝內經中形容:「身寒如從水中出」。內寒表現一方面是畏寒、手腳冰冷、小腹冷痛;另一方面是氣化功能減退,陰寒水濕停聚造成的各種病症,如閉經、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後期、痛經、帶下病、不孕症、子宮肌瘤、白帶量多、妊娠水腫、不孕,甚至出現憂鬱症,嚴重者,會使更年期提早,出現早衰的徵兆。

▍下半身寒冷,有臟腑失調隱患 ▍

☉腹部受涼,臟腑功能失調

☉腰部受寒,腎氣受損

☉膝蓋受寒,易致關節炎

☉足部受寒,影響血液循環

☉子宮受寒,則女性生殖力低下

▍顧好子宮,從女子的每一個階段開始▍

女生從生理期、到準備備孕、受孕,直到更年期來臨,每個階段都有各自要面對的狀況,若懂得順應週期,好好調養子宮,就能慢慢衰老,更年輕健康!

【生理期養生法】經期常頭痛的人,最好不在經期洗頭。可多攝取補血養血的食物,補充經期流失的血液。

【月子期養生法】每天一杯「山楂紅糖水」去寒調經,可改善月經不調、痛經、頭痛等問題。

【產後期養生法】調配飲食、健身操就能改善產後缺乳、腰痛、頻尿、腹痛的問題。

【疑難雜症都解決】對於白帶過稀或量多、不孕、乳腺增生、卵巢早衰等婦女問題,書中提供各種對症食療和平日養生法。

▍排宮寒實用觀念▍

●食暖養腸胃,89道四季當令溫養食譜

少吃寒性、生冷食物,尤其是手腳經常冰涼、易傷風感冒,以及處於生理周期者更應注意。腸胃喜溫熱而惡寒冷,寒氣入侵會使腸胃蠕動能力減緩,傳導功能失調,容易出現腹瀉、便祕等症狀。

【養血、活血的黑豆蛋酒湯】

黑豆100克,米酒100毫升,雞蛋2個,紅糖適量做湯食用。每日2次,連服3~5天。養血、活血、止痛的效果好,可調理女性虛寒引起的痛經。

【紅糖薑汁蛋包湯,補氣養血散寒】

取5g老薑洗淨,放入水中用小火煮10分鐘。在薑水中打入2顆雞蛋煮成蛋包,煮至浮起,加入50g紅糖攪勻即可。

●22個穴位按摩,動手按一按,子宮更健康

不受任何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做的穴位安按摩和艾灸,每天幾分鐘按壓穴位,就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真正斷絕宮寒問題。

【艾灸腎俞、命門補陽氣】

【按壓陽池穴,讓手腳變溫暖】

●每天5min,做個暖女人

【練習暖宮操】

【學會熱敷,防止膝蓋受寒】

熱敷分為乾濕兩種,乾熱敷是用熱水袋敷於膝蓋上,濕敷是使用溫熱濕毛巾或紗布敷上膝蓋,每次20~30分鐘,每日1~3次。

【睡前喝生薑紅糖水,暖脾暖體】

取3片生薑,8克紅糖,用熱水沖泡,每晚睡前飲一杯,可活血暖體,改善四肢冰冷。

【本書特色】

本書可解決以下女性難題

1. 不孕多年,但是因宮寒問題,不容易受孕者

2. 想瘦身減肥,但代謝循環不好

3. 女性有月經不調、痛經者

4. 網路上排寒方法很多,不知哪個才可靠

5. 經常手腳冰冷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