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金錢的主人!/
國小階段是理財教育的黃金期,家長與老師千萬別錯過。
不一定要從小學會投資理財,
但一定要從小建立「面對物質生活的價值觀」,
懂得分辨「想要」與「需要」。
理財教育,從每一天的生活開始!
用趣味故事培養經濟思辨力,
讓孩子學習分配財務資源,為自己規劃預算!
108課綱「財金素養」最佳入門工具書 /
錢從哪裡來?讓孩子自己找到答案。
掌握理財教育3大面向:
知識 ► 從「不捕魚就沒飯吃」的故事開始,簡單搞懂經濟學。
態度 ► 理解「價值」與「價格」的差異,學會負責任的消費。
技能 ► 用趣味遊戲與個人化清單,踏出投資與儲蓄的第一步。
建構理財素養4大方針:
認識錢 ►錢是從樹上長出來的嗎?藉由山姆捕魚的故事和簡單易懂的圖文,建構對經濟生活的概念,並明白貨幣的價值。
學存錢 ►思考儲蓄的意義,培養未雨綢繆的理財概念。練習建立自己的收支清單,一步步做好預算規劃。
學花錢 ►透過「棉花糖實驗」學習自主選擇,懂得分辨價格與價值的差異,建立負責任的消費習慣。
學賺錢 ►思考在多元的工作型態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賺錢方式。了解投資的原理,享受複利的魔法。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王世方|政治大學金融科技國際產學聯盟執行長
強力推薦!/
林明樟MJ|連續創業家暨兩岸三地上市公司指名度最高的頂尖財報職業講師
張森凱BRIAN|布萊恩兒童商學院 創辦人
朱楚文|科技財經主播主持人
✪ 適讀年齡:6~9歲親子共讀 | 10歲以上自行閱讀
作者
蘿拉.馬斯卡羅 Laura Mascaró
畢業於巴塞隆納大學金融與法律系,為西班牙教育改革知名人物。她開啟了金融教育前導實驗,並取得成功。
繪者簡介
坎德拉.費蘭德斯 Candela Ferrández
西班牙知名插畫家,在兒童插畫藝術領域頗有成就。
譯者簡介
閆立
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大學翻譯學博士、中國廣州暨南大學翻譯學院講師;DELE西班牙語能力官方文憑高級認證;擁有豐富的外賓接待經驗及同步口譯經驗。
目錄
推薦序
導讀
1. 不捕魚就沒飯吃
2. 貨幣不只是一樣物品
3. 合理的價格
4. 經濟中的人類活動
5. 關於「金錢」的小問題
6. 棉花糖實驗
7. 負責任的消費
8. 你的理財規劃清單
9. 當自己的老闆
10. 把錢變多的魔法
11. 來做練習吧!
12. 來對答案吧!
序/導讀
推薦序
林明樟(MJ)|連續創業家暨兩岸三地上市公司指名度最高的頂尖財報職業講師
根據WHO統計資料,平均每十年,世界的人均壽命提高二至三歲,自二○一○年起出生的小朋友,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機率平均壽命長達百歲,比目前台灣平均壽命八十一歲,足足多了十九年。
在這麼漫長的人生歲月中,我們從小到大,學校教我們的都是如何為錢工作;卻沒人教我們怎麼駕馭財富,建立財務思維。
這是一本西班牙金融教育界名人蘿拉.馬斯卡羅(Laura Mascaró)的大作,以短篇故事方式,引導小朋友獨立思考,在每個小故事中,有趣的點出基本的經濟學觀念(供需、分工、以物易物……)、金錢觀(鈔票、貨幣、銀行、被動收入、價格與價值……),最後帶著年輕的讀者一起思考如何負責任的消費與理財規劃,從中獲得一生都受用的財務思維。
《小學生的第一本理財素養書 : 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金錢的主人》是一本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的好書,書中有很多好觀念,可以陪著孩子們在長達百歲的人生歲月中,理性駕馭財富,活出屬於他們的精彩人生,MJ五星滿分推薦給重視親子共同成長的您。
導讀
王世方|政治大學金融科技國際產學聯盟執行長
理財素養,必須從小培養!
俗話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華人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職業選擇「士農工商」,許多父母親較少對孩子談及金錢、財富等觀念,唯恐讓孩子變得市儈。然而,在現今的大環境之中,對於孩子「財商(FQ)」的培養,與智商(IQ)和情商(EQ)一樣,是不容忽視的。
以英國為例,他們在理財教育方面強調「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英國人善於在各種規定裡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方式,理財教育在英國中小學的各階段有著不同的要求:五至七歲的兒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明白錢可以用於多種目的;七至十一歲的兒童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十一至十四歲的學生要知道人們的花費和儲蓄受哪些因素影響,懂得如何提高個人理財能力;十四至十六歲的學生要學習使用金融工具和服務,包括如何規劃預算和儲蓄。在英國,兒童儲蓄帳戶愈來愈流行,大多數銀行都為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開設了特別帳戶。有三分之一的英國兒童將他們的零用錢和打工收入存入銀行和儲蓄借貸的金融機構。
在美國家庭中,常能聽到父母親對孩子說:「要花錢,就去打工!」美國人對於兒童理財教育的要求是:「開源比節流更重要。」摩根財團的創始人J. P. Morgan就規定孩子必須透過做家事來獲得每月的零用錢,甚至對兒子說:「用不著在用錢方面節省,應該思考該如何賺更多的錢。」
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葛林斯潘曾說︰「對每個人來說,理財教育愈早愈好,如果不想因為情緒的理財決定而遺憾終生,就必須從小開始接受理財教育。」在二○○八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全國家長教師會推出一項兒童理財計劃︰“14 Ways to Teach Kids About Money”,更是將「理財,從孩子做起」推到極致。
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呢?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透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家長都鼓勵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在外打工賺錢。在日本,很多父母親為孩子買玩具時,不論家庭收入的高低,家長通常都會告訴孩子玩具只能買一樣,如果想要買另一樣,就要等到下個月。
在台灣,我們的兒童理財教育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許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太小,還不會用錢,或者擔心孩子亂花錢,索性就讓孩子遠離了金錢。可是財商和智商、情商一樣,都不是一夕之間養成的。「理財素養」若不從小培養,難道等孩子長大就會自然擁有嗎?
正是由於目前我國家庭及學校對於理財教育不太重視,使我們的下一代愈來愈喪失勤儉、量入為出的美德,許多不具備基礎理財知識的學生,因為無力償還巨額債務而成為「卡奴」,或成為一到月底就口袋空空的「月光族」。
培養孩子的理財素養,目標並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小小巴菲特」,也不需從小就學會如何投資股票、基金等理財工具,而是要讓孩子建立起一套「面對物質生活的價值觀」,對人類社會建基於經濟活動的方式有初步的理解,其意義遠高於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錢、賺錢。
在理財素養的培養中,若父母、老師總是把「不要亂花錢啊」、「爸媽賺錢很辛苦」等苦口婆心的言論掛在嘴上,孩子們又豈能聽得進去?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定得寓教於樂,理財教育也是如此。
這本小書就是利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圖文並茂的呈現,以及每個段落後小小的問題引導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當然,若是父母能夠從旁輔助閱讀,並給予適時的引導與討論,親子一同學習,必定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讓我們一起展開這趟培養孩子「理財素養」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