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禮物」相遇,
將是你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經典熱賣逾20年!25萬冊暢銷紀念增訂版好評上市!
內容全新修訂,並新增〈作者序〉、〈BROADWAY出版致謝〉!
全美熱賣超過50萬冊!魅力席捲20餘國!
橫掃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美國商業週刊
暢銷排行榜NO.1!
榮登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等各大書店
年度暢銷書榜!
在你還很小的時候,
你就知道這個「禮物」是什麼,可以在哪裡找到它。
也知道它是如何讓你變得更快樂、更成功。
只是你忘了。
據說,世界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只要擁有它,就可以變得更快樂、更自信、更成功!但唯一的條件是:你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它。
於是,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收穫了禮物、有些人卻在垂老的晚年才得到它,甚至有些人追尋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禮物」究竟是什麼……
有位年輕人也想找到「禮物」。他在網路上搜尋過,在旅途中尋找過,向許多人請教過,但無論他多麼拚命,都沒有人能回答他「禮物」的秘密。他變得越來越不快樂,他的「禮物」也始終沒有出現。
直到有一天,年輕人決定暫時放下這一切,不再汲汲營營地追尋,他才赫然發現,那份「禮物」,原來一直就在他的身邊……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各界名人一致強力推薦!
【知名企業培訓講師與顧問】方植永(小安老師)
【作家.企業講師】火星爺爺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親子教育作家】神老師
【作家】劉軒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
【前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鄒開蓮
【演員】簡嫚書
做自己,從不是做最原本的自己,而是逐步邁向期盼中的樣貌。有意識地存在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細細體驗、品嘗箇中的滋味,我們將不斷地調整、學習、茁壯,這便將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知名企業培訓講師與顧問】方植永(小安老師)
覺察生命當下,自己最珍視,最發自內心喜悅與滿足的事物。無論過去、現在與未來,讓我們用心感受「禮物」的存在。──【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這本書的寓意很深,掠奪與對立,最後帶來了競爭與戰爭。如果我們能回應他人的需要,在當下與對方同在,我們才能給出我們的禮物。我領受到了這本書給我的恩惠,也邀請讀者一起在這本書中,發掘屬於您的寶藏。深深地祝福您!──【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作者
史賓賽.強森博士 Spencer Johnson, M.D.
全球最知名的經營企管和心靈勵志暢銷作家,他與肯.布蘭查合著的《一分鐘經理人》系列,早已成為企管類書籍的經典之作,風行世界各地。
擁有南加州大學心理學學士、皇家外科學院醫學博士學位的他,曾是哈佛商學院領導團隊的一員,並曾擔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領導中心顧問。
強森博士擅長用簡單的寓言故事闡述生命的哲理,從而帶給讀者工作和生活上的啟發,備受歡迎和好評。包括CNN、ABC、NBC、BBC、時代雜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財富雜誌、美國商業週刊、讀者文摘、美聯社和合眾國際社等全球各大媒體都經常刊出他的相關報導,他的作品總銷售量更已超過4600萬冊,發行了47種語言版本。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是強森博士最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在全球各地均引發閱讀熱潮,累積銷量已超過2800萬冊,更高踞《華爾街日報》暢銷排行榜長達6年、《紐約時報》排行榜5年。在亞洲地區,無論台灣、大陸、日本、韓國,也掀起了一股「乳酪」旋風。台灣許多企業都把這本小書當成員工進修的指定讀物,影響力廣及各個年齡層及不同領域的讀者。
2003年,強森博士推出《禮物》,一出版便備受各界矚目,不但空降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暢銷排行榜的冠軍寶座,全美熱賣超過50萬冊,在台灣也橫掃金石堂、博客來、誠品等各大書店的年度暢銷書榜。2022年,《禮物》重新推出繁體中文25萬冊紀念最新修訂版。
2009年,強森博士推出構思了二十餘年的新書《峰與谷》,告訴讀者如何脫離人生低谷、迎向生命高峰,也替因為金融海嘯、天災人禍而面臨人生低潮的讀者,打了一劑心靈的強心針!
強森博士於2017年7月去世,舉世震悼。《走出迷宮》則是他逝世前完成的最後集大成之作,也是《誰搬走了我的乳酪?》暌違多年的全新續集,延續前作「沒說完的故事」,傳授我們如何改變信念,接納新事物,進而化危機為轉機,找到生命出口!
譯者簡介
莊靜君
畢業於輔仁大學英文系,現為文字工作者。
目錄
作者序
在說故事之前
禮物的故事
◆ 把握現在
◆ 向過去學習
◆ 創造未來
◆ 【要點】善用禮物
在說完故事之後
◆ 想要得到更多資訊
◆ Broadway出版致謝
序/導讀
作者序
得知有這麼多讀者欣賞且從《禮物》中獲益,贈送親朋好友,讓本書販售出二十五國版權,我備感榮幸。
自從多年前此故事出版後,轉變來得又急又快。百萬人與組織難以追上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崩亂,生意與個人都遭到預期之外的挑戰。許多重要且成功的人失去工作,必須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
也許是時候讓我們回歸到簡單、可靠的真相上了,這種真相能夠協助我們從過往中學習,享受當下,打造更討喜的全新未來。
雖然,或該說,正因我們處在如此艱難的時刻,許多讀者告訴我《禮物》至今還能替他們提供獨特的洞見,特別是那些在工作時生活上遇到意外改變的人。那個故事的核心透露出「禮物」就是在變局時唯一不變的事物。對於那些失去工作的人,這本書可以協助他們檢視過往,開始採取必要的步驟,改變他們的未來。
無論我們是否受到經濟狀況波及,我們都要面對周遭世界帶來的巨大改變。科技的突破轉變了許多商業模式的風貌。我們之間有許多人因恐懼而停滯不前,否認發生的一切,希望事情能夠重返正常。不過這種心態只會沖淡我們前往「今日」的能力。
我創造出《禮物》的故事來協助你與你在乎的人,打開你的視野,以全新的方式觀看你的生命與未來。
有些事我們能夠控制,我們還有力量駕馭,這就是我在接下來想與你分享的內容。
《禮物》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無論是在私人或工作層面上,你都可以跟任何人分享。在史無前例的變局之中,沉著、果斷是前往成功、豐碩人生的關鍵。這本書是你今天就能使用的禮物,且明天就能分享給你在乎之人的禮物。
史賓賽.強森博士 敬上
試閱
從前有個小男孩,他從一個充滿智慧的老人那裡聽到了「禮物」(The Present)的故事,慢慢地領悟了其中的道理。
男孩和老人認識了一年多,兩個人很喜歡在一起聊天。
有一天,老人說:「它之所以稱作『禮物』,是因為你會發現,這個禮物是在你可能會收到的禮物中最珍貴的。」
「為什麼它會這麼珍貴?」男孩問。
老人解釋說:「因為你收到這個禮物時,你會比以前更享受事物,每一天都有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哇!」小男孩大聲叫了起來,雖然他還不是十分了解其中的意涵。「我希望有一天會有人送我『禮物』,說不定我會在生日的時候收到喔!」
然後男孩就跑去玩了。
老人微笑著。
他想著男孩要經過多少個生日才會體會到「禮物」的價值。
老人喜歡看著男孩在附近玩耍。
他常常看到掛在這孩子臉上的笑容,聽到他吊在附近的樹上玩時爽朗的笑聲。
男孩總是那麼快樂,全心投入他正在做的每件事。其他人看到他,都會被他散發出來的快樂給感染。
男孩漸漸地長大,老人三不五時還是忍不住會關心他的生活狀況。
星期六早上,他偶爾會注意到他的小朋友在對街修剪草坪。
男孩一邊工作一邊吹著口哨。不管他在做什麼,似乎都很開心。
有一天,男孩看到老人,想起了老人跟他說過的那個「禮物」的故事。
男孩當然對禮物這種事再熟悉不過了,比如說去年生日收到的腳踏車,還有聖誕節早上他在聖誕樹底下發現的那些禮物。
但他越去想,就越了解那些禮物帶給他的喜樂根本持續不了多久。
他好奇的是,「這個『禮物』到底有多特別?
「到底是什麼讓它比其他禮物更棒?
「到底是什麼才會讓我更快樂?做事更順心?」
為了得到答案,他走到對街去問老人。
他問了一個非常孩子氣的問題:「『禮物』是不是就像魔杖一樣,會實現我所有的願望?」
「不是,」老人笑著回答,「這個『禮物』跟魔法或是願望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男孩對老人的回答一知半解,只好回去繼續修剪草坪,腦中一直繞著「禮物」轉。
男孩越來越大,始終對「禮物」充滿好奇。如果它跟願望無關的話,那指的是不是要離開去一些特別的地方呢?
意思指的是不是要到陌生的地方旅行,那裡的每件事都跟這裡全然不同:那裡的人、他們身上穿的衣服、他們使用的語言、他們居住的房子,甚至是他們使用的貨幣?他要怎麼樣才能到達那裡?
他前去和老人見面。
「這個禮物,」他問:「是不是時光機器,可以任意進出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不,」老人回答,「收到『禮物』之後,你就不會浪費時間去幻想要到別的地方了。在一個似乎太多事物變化過快的世界裡,『禮物』是你可以信賴的可靠事物。」
時光流逝,男孩成了十幾歲的少年。
他變得越來越不知足。他曾以為自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快樂,但他似乎總是希望得到更多:更多朋友、更多東西、更多新奇有趣的事。
他不耐地夢想著那些未知的世界。思緒總是把他拉回和老人的談話,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想了解「禮物」的許諾為何。
他又跑去找老人,問說:「『禮物』是不是那種會讓我變有錢的東西?」
「是的,在某方面來說是這樣的,」老人跟他說:「『禮物』是會讓你得到某種財富,但它的價值絕對不是用黃金或金錢來衡量的。」
少年感到更加困惑了。
「你跟我說得到『禮物』時,會更享受生活。」
「是的,」老人說:「然後你會更有效率,所以事情會越做越好,讓你變得更成功。」
「意思是什麼?」少年很想知道。
「變得更成功,指的就是滿足你更多的需求,」老人說:「得到所有你認為重要的東西。」
「所以我得先確定,對我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少年問。
「是的,我們都得先確定這一點。」老人說:「成功的定義,也許會隨著我們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而有所改變。
「現在對你來說,成功意味著跟家人的關係更好、在學校得到更好的成績、在運動上有更出色的表現、下課後能得到打工的機會,以及因為工作表現良好獲得加薪。
「再過些時候,成功可能指的是你更具有生產力、更富足,或者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都能以更平和妥善的心態來面對,那也是某種成功。」
「那對你來說呢?」少年問。
老人笑了,「在我這個階段,成功指的是笑口常開、愛得更深刻、可以服務更多的人。」
少年說:「這些都是『禮物』幫你做到的嗎?」
「當然!」老人大聲回應。
「喔,從來就沒有人給我這樣的禮物。事實上,我從來就沒有聽其他的人說過這樣的禮物。我開始懷疑它是不是真的存在。」
老人回答:「喔,它的確存在。但我恐怕你還不了解。」
老人問他:「在你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常幫人家修剪草坪,那時你快樂還是不快樂?」
「快樂啊。」少年回想起自己年幼的時光。
「是什麼讓你感到快樂?」老人問。
少年想了一下,然後說:「因為我喜歡我做的事,同時也把鄰居交代給我的修剪工作做得很好。老實說,在那個年紀,我算是賺了不少錢。」
「那你工作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什麼?」老人問。
「我在修剪草坪的時候,想的就只有這件事。我想的是我要怎樣把草從凹凸不平的地面清乾淨,還有要怎樣才能順利繞過那些障礙物。我想的是一個下午要修剪多少塊草坪,要怎樣才能做得好。但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只是專注在修剪眼前的草坪而已。」
他說著修剪草坪的語氣,聽起來好像這個答案是如此地理所當然。
老人把身體往前傾了傾,放慢語氣說:「一點也沒錯。這就是你為什麼會那麼樂在工作的原因了。因為那一天,你比現在更快樂、更有效率地在做你正在做的事。」
可惜,少年並未花時間仔細思考他剛剛聽到的,他反而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
「如果你真的希望我快樂一點,」少年說:「為什麼不乾脆跟我說到底什麼是『禮物』?」
「是不是還要跟你說要怎麼找到它?」老人反問。
「是。」少年很直接地回應。
「我很想,」老人回答,「但我沒有這個能力。沒有人可以幫別人找到他們的『禮物』。
「那是你自己給自己的『禮物』。只有你有能力可以發現它到底是什麼。」老人解釋。
少年對這個答案感到很失望,於是離開了老人。
時間過去,少年已經是個年輕人,他決定獨自去尋找「禮物」。
他閱讀大量的雜誌、新聞和書籍;他和家人、朋友交換心得;他試著在網路上搜尋;他甚至旅行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希望從每個他遇到的人身上得到答案。但無論他找得有多麼辛苦,都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跟他說什麼是「禮物」。
過了一陣子,他覺得既疲憊又沮喪,於是乾脆放棄了尋找。
最後,年輕人在當地的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身邊的人都覺得他看起來過得很不錯,但他老是覺得少了點什麼。
工作的時候,他想著在哪裡可以找到更喜歡的工作,或者想著回家之後要做些什麼好。
他常常在開會的時候恍神,甚至跟朋友聊天時也是那個樣子。吃飯的時候,他常常心不在焉,總是食不知味。
在工作上,他恰如其份地應付好手上的案子,但他知道其實他可以做得更好,他心裡明白自己並沒有盡全力去做,但他感覺不到這對他來說有什麼差別。
過了一陣子,年輕人意識到自己並不快樂。他認為自己工作很努力,都有完成份內的工作。他總是準時上班,覺得自己整天都全心投入在工作當中。
他希望自己可以獲得升遷,這或許會讓他開心一點。
然後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受到忽略,並沒有得到他認為自己可以得到的升遷機會。
年輕人非常地生氣。他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在這次的升遷機會受到忽視。他努力壓抑住氣憤的情緒,盡量不表現出來,因為這在職場上是不受歡迎的行為。然而,他始終無法消除自己憤怒的情緒,這種情緒開始吞噬他。
他的氣憤情緒越是高漲,他的工作品質越是下降。
他刻意要讓身邊的人覺得他並不是很在意這次的升遷,但他卻打從心底深處,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我擁有邁向成功的特質嗎?」他懷疑。
這年輕人的私生活同樣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他無法克服和女友分手的痛苦,他超級擔心自己是否能找到真愛,是否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庭。
他發現自己陷入一團混亂當中。他的生活鬆散無度,一堆未完成的企劃案、沒達成的目標和夢想。
他知道自己並沒有實現年少時所追求的夢想。
每天,年輕人下了班回到家,都比前一天更疲憊、更沮喪。他似乎從沒對他自己做的事滿意過,但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想起了年少時的自己,回想起那些時光,那時候的日子似乎簡單得多。他想到老人說的話和「禮物」的應允。
他知道自己沒有好好處理工作和生活中意料之外的變化。他並不如自己所期望的快樂和成功。
「或許」,他想,「當初不該放棄去尋找『禮物』。」
自從上次和老人說過話之後,似乎隔了很久很久的時間。他為自己這些日子發生了這麼多不好的事感到丟臉,很不想回去跟老人求助。
最後,他還是無法滿意他的工作和生活,他知道該是去跟老人說說話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