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驚世駭俗的「食氣者」研究鼻祖
失落的逆齡重生、意識提升之鑰,重新揭露於世人眼前
每個想要回返青春、長壽不老的人必讀經典
不食人間煙火的遠古人類,
如何從「食氣→食果→食素→食肉」,
退化成滿身毒素、疾病纏身的凡夫?
這個長期毒害自己的過程,該如何逆轉?
【本書簡介】
遠古時代的人類居住在高處,純淨的空氣裡富含臭氧及宇宙射線。人體吸入的宇宙物質,被稱為「生命的氣息」,讓身體充滿活力,不畏寒暑冷熱,不知生病為何物。身心潔淨的他們都是食氣者,個個都是百歲人瑞。
然而,往文明進化的人類,卻在壽命上逐步減少了。有些生理學家認為,人類的過度飲食,造成了身體功能及器官構造隨之改變。於是,自認為有能力主宰地球的人類,卻成了被生老病死束縛的俘虜。
本書作者是食氣的實踐家,由他證到自證,確實了解食氣如何操作,如何生效,如何排毒,如何展開自我療癒。本書是食氣研究的開山之作,透過樸實的文字,鋪陳了人類珍貴的重返健康之路。
【最適合人類的養生方式】
・人類最優飲食選擇:食果
・人類最優生活方式:食氣
・人類最優飲水:純淨雨水
・人類最優居處:空氣純淨的高處
食氣如何運作?如何養護我們的身體?
・宇宙射線攜帶的宇宙物質,以礦物質形式貯存在空氣中,吸入這些「生命氣息」後會讓身體充滿活力,長生長壽。
・生命細胞一旦被宇宙射線激活,會在消化道將身體吸入的氮與氫結合而形成蛋白質;與二氧化碳合成人體脂肪。
・禁食是給身體自行清理的機會,研究顯示,禁食十五天會讓一個四十歲的男子重返十七歲的生理狀態。
・藥物、疫苗、滋補品不會讓你變年輕,要逆轉老化的生理表徵,呼吸更好的空氣是必要條件。
・從過食過渡到食氣,飲食要逐漸少量化、簡單化,最後從食果、喝果汁進階到食氣。
各界推薦
李欣頻(創意人、作家)
林玲如(德隆瓦洛・默基瑟德「記憶學院」課程教師)
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
魏鼎(斷食、食氣諮詢師)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每個活著想要回返青春?長壽不老的人必讀的經典之作,請大家先放下手邊所有養生保健的書,先看這本吧!」────李欣頻
「縱使千年以後,本書亦如此刻鮮活⋯⋯只要順應宇宙法則而活,不管怎樣的文字,不管怎樣的方法,從無過時之說。」────希爾頓.赫特瑪
作者
希爾頓.赫特瑪(Hilton Hotema)
本名喬治.克萊門特(George R. Clement),一八七八年生於美國麻州菲奇堡(Fitchburg),一九七〇年死於一場摩托車事故,享年九十二歲。畢生鑽研身心靈領域及養生法,廣泛蒐集資訊並拜訪開悟者。親身嘗試過食果、食氣的生活方式,身體非常健壯,七十八歲時還能自建房屋。
除了以筆名出書之外,先後擔任過牧師、公務員、律師及整脊醫生,還是會製作小提琴的音樂家;著有《人本食氣》、《喚醒內在世界》(Awakening the World Within)、《大法則》(The Great Law)、《重生的祕密》(The Secret of Regeneration)、《魔幻廟宇》(The Magic Temple)等書。
譯者簡介
白藍
生於山東,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與文學專業,二〇〇六年開始茹素,二〇〇九年走上靈修之路。譯有《人本食氣》、《魏鼎看辟穀禁食》等書。
目錄
【出版序】命運始於思考,想法決定了一切
【推薦序】現代人類,是食氣者的退化後代 ────魏鼎
【作者序】人人都可訂製一個健康又長壽的人生
【譯者序】不急,食氣可以慢慢來
第一部 人本食氣
第1章 最初食氣的巨人
第2章 人類的退化
第3章 人類擁有完備的身體
第4章 生命細胞
第5章 長生不死?逆轉老化的關鍵
第6章 身體的適應性與活力調整
第7章 現在的我們,是進化?還是退化?
第8章 禁食與食氣
第二部 飲食面面觀
第9章 食肉的害處
第10章 食素,不是百利無一害
第11章 水果之王──神奇的柳橙
第12章 生食果食,擺脫惱人的月經
第13章 喝錯水,問題鬧大了
第14章 身體的真正需求
第三部 呼吸與淨化
第15章 人人都需要的生命氣息
第16章 遠離死亡氣息,你要做到的事
第17章 普通感冒不普通
第18章 宇宙空氣的淨化器
第四部 靈性提升與重生
第19章 靈性力量與智慧
第20章 生命的真相與奧祕
第21章 重生,你能做的最佳選擇
序/導讀
作者序
人人都可訂製一個健康又長壽的人生
生命是上帝賦予肉體人類一件最偉大的禮物,多數人其實本應活得更久。想長壽也很簡單,瞭解身體的簡單需求,並做到自然自如即可。
現在有些人也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一百五十歲、二百歲,甚至更久。只要有人能做到,那麼代表其他千百萬人也能做到。佛羅里達的查理.史密斯(Charlie Smith)一百一十九歲,依然精力充沛,他說他還能活更久。一九四三年,印裔的瑟威艾特(Santiago Surviate)在亞利桑那州過世,享年一百三十五歲;一九三六年,土耳其人左拉.艾格哈(Zora Agha)享年一百六十二歲;一九二一年,墨西哥人喬斯.卡維里歐(Jose Calverio)享年一百八十五歲;一七九五年,英國人湯瑪斯.卡恩(Thomas Carn)享年二百零七歲;一九三三年,中國人李青雲享年二百五十六歲;一五六六年,印度人紐姆斯.庫格納(Numes De Cugna)享年三百七十歲(他自然換牙四次,頭髮也自然由黑變灰四次)。
一八八八年十二月,弗蕾德.米勒(Fred Miller)才兩歲,她的媽媽在巴爾的摩住家附近,發現了一隻快凍僵的小烏龜,就把牠帶回家養,取名「佩蒂」。現在這隻烏龜應該有一百多歲了,仍活得好好的,而且沒有一點衰老的跡象。
萬物都由同樣的上帝法則所掌控,但不見得都能好好遵循。然而,只要能奉行這些法則,都能活得長久,活到應有的天定壽命。
那麼,為何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死了呢?為什麼醫院裡都是滿滿的病患呢?相反的,也有人很少生病,活得健康又長壽,甚至是一般人壽命的三至十倍。原因不一而足,但很多原因都被掩蓋,普通人根本無從得知。
從邏輯上來講,智慧最高的生物,理應是最能遵循上帝法則生活的;但實際上卻恰恰相反,智慧越高的生物反倒是離道(法則)最遠的,而那小小的、窄窄的道恰是引到永生的。就如《馬太福音》所載:「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大部分所謂的保健作家,其實都不長壽,不比他們的讀者活得長。而有些人,卻能活上一百二十歲,但卻說不出自己為何能活這麼大年紀。就像戴夢德(Captain Diamond)活了一百二十歲,一百零八歲的他寫了一本關於長壽的書,書中還分享了他的每日食譜。立意不錯,但那不是長壽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們並不積極推薦。
以科學角度來看長壽,意味著我們必須瞭解身體的需求,並給予滿足。禁食體驗的結果顯示,活著就是呼吸。只要我們還在呼吸,就死不了────呼吸停止,生命才會終結。
呼吸是身體的基本功能,幾個星期不吃,幾天不喝,我們都還能活下去,但要是停止呼吸幾分鐘,我們就會死掉。然而,醫學界最常忽略這一點。怎麼會這樣呢?首先,那是由於無知;其次,科學聲稱人必須吃東西才能活下去;第三,目前尚未有人發現把空氣及呼吸商業化的方法。
這是我在六十年前就已察覺的令人沮喪的狀況。六十年前,我決定開始研究如何能夠活得健康、長壽,於是自行研究身體與生命的呼吸之道。
當你看到下面這段話,第一個寶貴的建議就誕生了:「假如我們能夠讓血液保持在正常狀況及正常循環,想生病都很難。血液是肉體的生命,只有血液循環暢行全身,我們才能好好活著。」以上摘錄自伯納爾.麥克法登(Bernarr Macfadden)的著作《活力至上》(Vitality Supreme)。
然後我們又有一個驚人發現:血液是由氣體構成的。空氣中的氣體構成了血液的全部成分。我們知道,水是氫和氧的結合,我們喝水時,其實是喝液態的氣體。同樣的,血液也是液態的氣體。所有東西一加熱,都可以轉化為氣體。地球本身就是由厚厚的氣體所構成,而這些氣體就是萬物之源,萬物之本始。
我們都聽說過沼氣、鬼火或磷火,這種火樣的元素就是所有飲食的生命之氣。那種生命之氣,就是身體從攝取的食物中所要獲取的。血液就是來自那種生命之氣。
這是第一堂寶貴的營養學課程。科學家談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核酸、脂肪等等,好似非常博學,但其實愚蠢得很。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牛、大象、馬及駝鹿只吃草、綠葉,但每天都健康無病。
第二堂營養課是,不要加熱食物,否則會把寶貴的、易揮發的氣體逼出來,而我們的身體恰恰需要這些氣體來製造它所需要的血液及其他物質,包括以上提及的所有元素。
我們的身體只需要生命之氣,其餘都是無用的垃圾,最後只會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因此,人吃進去的大部分食物,其實都會隨著排泄系統排出。
既然氣體是身體用來製造血液、骨肉的唯一來源,那麼好好想想血液、骨肉目前的情況吧。它們都是由充斥於現代文明空氣中的有毒氣體滋養著,所以在現代文明中,健康罕有、不常見。假如藥劑師去化驗我們所呼吸的空氣,出具化驗報告,我們將會非常震驚地得知,生活在受污染的環境中,身體必須承受的各種毒素數量有多麼驚人。
這個議題如此廣博、如此重要,需要寫厚厚的一本書才能夠充分探討。但是,本書提到的,已經足夠讓一個會思考的人對於所呼吸的空氣多加留意,尤其是住家的臥房空氣品質。密閉的臥室會使得空氣不流通,污染更加嚴重。
事實上,人之所以容易在睡眠中死亡,原因之一就是臥室裡污染的、不流通的空氣。它們會麻痹大腦的呼吸中心,然後人就會停止呼吸。
不流通的空氣會發臭,像一潭死水。要保持家中及臥室內的空氣流通,使用電風扇保持通風是一個方法。假如臥室裡開著電風扇,很少有人會在睡眠中死去。
一個聰明的、沒有偏見的人,假如他能夠思考,而且確實會去認真思考,那麼此書包含的資訊對他來說,可能並不難理解。但是,恰恰是這些最基本的簡單事實,總是很難被世人接受。因為這些事實太簡單了,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