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說書魅力,坦率直白惹人愛,給你幽默藝術感受 ▎
顧爺連線,破解9位神祕藝術怪客,他們畫中暗藏的玄機
說不出口的、不可告人的,都藏在畫中?!
更深度的內容,更豐富的……八卦,讓你用笑聲練腹肌!
●原來天才大叔們也有這一面,心機好勝、逞兇耍狠、孤僻尖酸……
●邊聊人生邊看畫,破解藝術家真性情,看懂人,就看懂畫
●新世代藝術講堂,穿越時空的笑點+小說般精采故事+脫口秀的旁白解說
●這次出奇招,暢談夠搞怪、夠叛逆、夠神祕的9位藝術家
卡拉瓦喬是天才,也是流氓、賭徒、殺人犯,還越獄?!
林布蘭為何畫出傑作之後,就衰神附身破產?
維梅爾連自畫像都堅持不露臉,庫爾貝則是個自拍狂?
德國最偉大的畫家杜勒差點一輩子只能挖礦,克林姆則是個富二代?
誰是畫史上,最誇張的叛逆神人?不露臉的自畫像,到底要怎麼畫?
荷蘭為何是牛氣沖天的國度?哪位畫家,是老師口中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
那位畫家,畫到死後,竟有14個女人帶孩子來爭遺產?
【用顧爺角度,認識9位怪咖藝術家】
卡拉瓦喬 狂野不羈的逃犯〉〉把自己畫成斬首,黑幫老大饒他不死
林布蘭 很衰又很強的光影大師〉〉畫完《夜巡》就衰神附身破產了
泰納 心機的奇才〉〉偷偷補畫,愛打別人槍
康斯塔伯 癡情的氣象預報員〉〉看他畫的烏雲,讓人有穿上大衣帶傘的衝動
杜勒 愛摳細節的畫神〉〉把自己畫成神,我保佑我自己
庫爾貝叛逆成性的狂人〉〉用自畫像迷倒上萬女粉絲,成功自我經營
維梅爾神祕的藝術怪客〉〉光憑三十幾幅畫,就登上超級大師的寶座
克林姆藝術加設計的雙料奇才〉〉他愛貓,更愛女人,毫不避諱自己對性愛的狂熱
席勒 維也納的藝術之神〉〉從小就是怪小孩,老師口中百年一遇的奇才
▎他聊藝術不一樣,坦率直白惹人愛
藝術細胞是天生的,後天長出來的都是癌細胞……但審美細胞絕對可以培養。顧爺說:「所謂藝術,只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浪漫,它也有愛情的八卦、人生的苦難,它能讓你心酸,也能讓你笑‧翻‧天!」他談藝術,一周粉絲翻三倍,迅速引起135萬人回響,4萬多次關注,近5千條留言!顧爺說:「其實,繪畫的門檻並不高。當我們欣賞繪畫作品時,總想把它看懂,但我覺得,只要你覺得這幅畫好看,看著舒服,那它就是一幅好畫。」
看懂人,就看懂畫。顧爺用數十個穿越時空的E時代笑點,簡報形式的視覺分析,脫口秀般充滿誘惑力的旁白解說,6萬個平凡文字的奇妙排列,忍不住一口氣讀完9位經典畫家故事!
▎這些天才大叔怪到骨子裡,神祕不可測
「天才」可不一定用來形容正派角色?
●開啟巴洛克藝術的卡拉瓦喬,人生跟犯罪小說中的主角沒兩樣!
●林布蘭能將「養家糊口的手藝」變成「流芳百世的傑作」。《夜巡》成畫至今300多年中,命運跟畫家人生一樣戲劇性。
●杜勒喜歡在畫裡寫字,有介紹畫法、說明背景,也有訴說心情,玩心靈雞湯。他要是活到今天,絕對是個微博控啊。
●英國風景畫家泰納是個聰明人,他先畫受歡迎的東西,成名後再畫自己喜歡的東西,簡直「比猴還精」?
●身為藝術家,你可以玩色情,也可以玩印象,但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政治。但對狂人庫爾貝來說,越是不能碰,越要狠狠捏一下……
●許多英國教授都很喜歡用維梅爾做課題,因為他每一幅畫都足夠開一堂三小時的公開課,他一生三十幾幅講一遍,一個學期就過去了。
●許多畫家花一輩子也做不到的事,席勒十九歲就做到了。從線條、方式、題材帶你看懂他的天才。
遙遠時代的藝術家就像隔壁大叔,不但能觀察他們的生活,還能瞭解他們內心的苦衷與喜悅。畫中細節,不細說不知道,原來都藏着畫家心機和祕密,隨著書頁翻動,一同經歷一場場傳奇人生。藝術從未像這樣貼近你的生活、撩動你的心。
作者
顧爺
我滿腦子都是藝術,你要不要來一點?
本名顧孟劼,普通文藝青年,藝術愛好者。因在微博上連續發布「小顧聊繪畫」系列長微博一炮而紅。關於藝術,一切的熱情都源於單純的喜愛。非科班出身,更沒有教授頭銜,因此,與其說在談藝術,倒更像是嘻嘻哈哈地聊天。
現任上海古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把做藝術、玩廣告、搞視頻和一切認為有趣而能樂此不疲折騰的事當作正業。著有《不懂神話,就只能看裸體了啊》、《世界太無聊,我們需要文藝復興》、《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不懂中國畫,只怪你太年輕》(均為原點出版)。
目錄
第一章 逃犯──卡拉瓦喬
第二章 光影大師──林布蘭
第三章 奇才──泰納
第四章 彩虹──康斯塔伯
第五章 傳奇人物──杜勒
第六章 叛逆分子──庫爾貝
第七章 謎男子──維梅爾
第八章 黃金之吻──克林姆
第九章 怪才橫溢──席勒
序/導讀
序
好久不見,新版序言
「這不是你想的藝術書」系列問世至今一晃已經八年了,時間過得真快。
所幸這些年我一直在寫,總算也能自稱是一個作者了。
我想,搞創作的人大概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每當開始新選題時總會熱血沸騰,而長時間重複又會感覺是在幹活,而不是在搞創作。當年「這不是你想的藝術書」系列出版時,我曾躊躇滿志地打算一口氣寫七本,結果寫到第二本就去寫「更有意思」的東西了。現在看來其實就是喜新厭舊。
這次新版,我再次翻出八年前的「老情人」看了又看,彷彿有種翻小時候相簿的感覺──像素不高,但回憶滿滿。
本打算藉著新版的機會把之前的文章改一改的,但最後想想還是算了,主要是不確定自己能否把它們改得更好。
這些年來,我在「沒有用的知識」方面確實有了不少積累,寫東西也不像以前那麼戰戰兢兢了,但同時又感覺自己變得越來越囉唆了,寫作時必須不停地告訴自己「廢話別太多」,否則真的會不知所云。
大概人到中年,無論是口頭還是筆頭都會變囉唆吧?
就這樣吧,別去破壞它了……雖然書中有許多八年前的流行語,現在看起來確實有些尷尬,但換個角度來看,也能透過這些過時的網路語言感受到當時的那股「勁」──那股努力討讀者開心的「勁」。
這種「勁」對任何作者來說都是寶貴的,它看起來有些拙劣,但往往只有創作生涯初期才會出現。就像談戀愛一樣,一開始做什麼都顯得很幼稚,但和幼稚捆綁銷售的是那股藏不住的熱情,那股「勁」。它往往會隨著人的成長而變得越來越淡,最終會被匠氣和套路淹沒。
現在我寫東西就很少,或者說會儘量避免使用網路流行語(寫這段序言的時候我正在著手創作這系列的下一本新書),就因為擔心多年後再看會尷尬。但年輕時哪兒會管這麼多,怎麼爽就怎麼來,誰會計算以後啊?
不過,我也並不打算去尋找「當年的感覺」……說白了,這就叫「裝嫩」。一個強行裝嫩的人,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前兩年我為了趕時髦,經常去逛一些「潮人聚集地」(這個詞幾年後估計也會過時),最強烈的感受是:在那兒聚集的,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年輕人了,而是小孩(雖然他們看起來都二十出頭)。
我二十出頭時也經常混跡於類似的聚集地,那時常會聽到路過的大叔大媽言語中流露出的疑惑:
「現在的小姑娘怎麼都化那麼濃的妝?」
「男孩怎麼留那麼長的頭髮?」
這些疑惑今天依然存在,只是內容稍有變化:
「現在的小姑娘怎麼鼻子都那麼尖?」
「啊?他是男的?」
產生疑惑的依舊是大叔大媽,不同的是自己成了那個大叔,身邊站著一個大媽。
…………
有的時候,「接受變老」比「表演年輕」要更實在一些。
好像又要開始囉唆了……
大概因為我正處於一個「不老不嫩」的尷尬年齡,所以才會在意這些吧?真的再過二十年,或許又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管他呢,放輕鬆點,去擁抱自己的變化也挺好的。
…………
雖然創作的心情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變化,但我的創作初衷卻始終沒變過──我從來就沒想寫什麼藝術科普,分享愛好才是我寫這套書的原動力。
因此,「嚴謹」從來不是我所追求的。
這種心情就好像吃到一塊特別好吃的糕點,迫不及待地想讓所有人都嘗嘗。我可能搞不清它是用什麼原料做的,也不知道它含有多少熱量,甚至連它究竟是什麼味道也說不大清楚,但就是想往你嘴裡塞一塊。
我大概沒辦法像米其林大廚那樣介紹一塊糕點,不過我也不會只是告訴你:「簡直太好吃了!」──我會努力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你。
有的時候,大廚應該也會想聽聽普通食客的感受吧?
這就是我寫這套書的立足點──反正都是我自己的感受,也就不怕說錯什麼了。
以上便是我寫作時一貫的態度和心境,總結一下就是:別囉唆,別裝嫩,真誠地表達感受就好。
萬一有一天,這系列又有改版的機會了,到時候我一定再寫一篇序(如果我還活著的話)。那個時候的心情或許又會和現在不一樣,全盤否定今天的想法也未必不可能。
但說到底,還是那個道理:管他呢,時刻擁抱變化就行,這樣會輕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