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偉大科學家達爾文的重要著作。著者從各個方面以無可反駁的事實和論據闡述了人類是從猿類進化而來的,同時詳細地論述了性選擇的問題。這一偉大著作為生物進化論奠定了基礎,同時對社會科學的進展也發生過重大影響,至今仍閃耀著不可磨滅的光輝。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1)人類的由來或起源,說明人類起源於某一低等生物的證據和人類同低於人類的動物的心理能力比較,人類的親緣關係及其系譜等。(2)性選擇,說明性選擇的原理及動物界的第二性徵。(3)人類的性選擇及本書的結論。
作者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十九世紀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創始人。
達爾文早期因地質學研究而著名,而後又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到了19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
目錄
導 讀/李思孟
第二版序言
緒 論
第一部分 人類的由來或起源
第一章 人類起源於某一低等生物類型的證據
第二章 人類自某一低等類型發展的方式
第三章 人類與低於人類的動物的心理能力比較
第四章 人類與低於人類的動物的心理能力比較(續)
第五章 智能和道德官能在原始時代
第六章 人類的親緣和系譜
第七章 論人類種族
附錄 人類和猿類的腦部在構造和發育上的異同
第二部分 性選擇
第八章 性選擇原理
附錄 關於不同綱的動物的雌雄比例數
第九章 動物界低等綱的第二性徵
第十章 昆蟲類的第二性徵
第十一章 昆蟲類的第二性徵(續)—鱗翅目(蝶類和蛾類)
第十二章 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的第二性徵
第十三章 鳥類的第二性徵
第十四章 鳥類的第二性徵(續)
第十五章 鳥類的第二性徵(續二)
第十六章 鳥類的第二性徵(續完)
第十七章 哺乳類的第二性徵
第十八章 哺乳類的第二性徵(續)
第三部分 人類的性選擇及本書的結論
第十九章 人類的第二性徵
第二十章 人類的第二性徵(續)
第二十一章 全書提要和結論
附錄 關於猴類的性選擇
聲明
查爾斯.達爾文年表
索引
序/導讀
序
本書第一版自一八七一年問世之後,連續重印數次,於是我得以進行了幾處重要的改正;現在,更多的時光流逝過去了,我曾盡力從本書所經歷的嚴峻考驗中吸取教益,並且對於我認為是正確的批評全部加以利用。我還非常感激大量和我通信的人,他們提出的新事實和意見之多實足驚人。這些事實和意見的數量如此之多,以致我只能採用其中比較重要者;關於這些,以及比較重要的改正,我將附列一表。新加了一些插圖,有四幅舊圖代以更好的新圖,這些都是伍德(T. W. Wood)先生寫生的。我必須特別喚起讀者注意:關於人類和高等猿類的腦部之間的差異,有些觀察資料係得自於赫胥黎教授,其文作為附錄載於本書第一部分之末,對此謹表謝忱。我特別高興轉載這些觀察資料,是因為最近幾年來在歐洲大陸上發表了幾篇有關這個問題的研究報告,在某些場合中它們的重要性都被一些普通作者過於誇大了。
我願借此機會表明,我的批評家們常常設想我把身體構造和心理能力的一切變化完全歸因於對那種所謂自發變異的自然選擇;恰恰相反,甚至我在《物種起源》第一版中已經明確談到,關於身體和心理,重大的影響必須歸於使用和不使用的遺傳效果。我還把一定的變異量歸因於變化了的生活條件的直接而長期的作用。偶爾發生的構造返祖也起了一份作用,千萬不要忘記我所謂的「相關」生長,其意義為:體制的各個部分在某種未知的方式下而彼此密切關聯,以致當某一部分發生變異時,另一部分也跟著發生變異;如果某一部分的變異由於選擇而被積累起來,其他部分就要發生改變。再者,還有幾位評論家說,當我發現人類身體構造的許多細小部分不能用自然選擇來解釋時,我便發明了性選擇;然而我在《物種起源》第一版中對這一原理已經做了相當清楚的概述,我在那裡已經提到,這一原理也可應用於人類。本書以充分的篇幅討論了性選擇這個問題,這只是因為我在這裡第一次得到了這樣的機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許多對性選擇的批評是半贊同的,這和對自然選擇的最初批評頗為相似;例如,這些批評家們說,性選擇只能解釋少數的細小構造,而不能應用於我所運用的那樣大的範圍。我對性選擇力量的信念還是堅定的;但此後也許會發現我的結論有錯誤,這是可能的,幾乎是肯定的;當第一次討論一個問題時,這是在所難免的。當博物學者們熟悉了性選擇的概念之後,我相信它被接受的部分當會增多;若干有才能的專家們已經充分贊同這一原理了。